心理測評系統(tǒng)、心理自助系統(tǒng)、智能互動宣泄儀、音樂放松椅、心理沙盤等心理設備生產廠家,河南篤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專注心理咨詢室設備研發(fā)制造心理測評系統(tǒng)/心理自助系統(tǒng)/智能互動宣泄儀/音樂放松椅/心理沙盤/宣泄人
        全國咨詢熱線:185-9590-3110
        您的位置: 首頁>>心理百科>>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沙盤作品解讀注意事項

        時間:2021-01-23 09:07:06 點擊:1778次

        導語:沙盤游戲療法中,心理咨詢師可以對來訪者的作品進行一定的解讀,對來訪者沙盤中顯示的問題進行分析,不過,這些工作是需要在恰當?shù)臅r機下,以恰當?shù)姆绞竭M行的。 (一)切勿成為野蠻

        沙盤游戲療法中,心理咨詢師可以對來訪者的作品進行一定的解讀,對來訪者沙盤中顯示的問題進行分析,不過,這些工作是需要在恰當?shù)臅r機下,以恰當?shù)姆绞竭M行的。

        (一)切勿成為野蠻分析者

        20世紀最初的十年里,心理分析已經開始向全世界傳播。弗洛伊德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野蠻分析者的例子:

        有一個40歲的婦女患焦慮癥狀,找到奧地利一個青年醫(yī)生看病。這個醫(yī)生說她的病是和丈夫離婚后引起的,性欲不滿足是焦慮的原因。青年醫(yī)生建議她回到丈夫那里,或者再找一個情人,否則就設法自己解決,當然是指手淫。這個病人確信她不能好了,因為她不能回到丈夫那里,其他兩個辦法也是為道德和她的宗教信仰所不能接受。因此,焦慮加劇,而那個青年醫(yī)生說那是弗洛伊德主張的新辦法。于是病人由一個老朋友陪伴去找弗洛伊德。這件事情引起弗洛伊德的重視,1910年他發(fā)表《論野蠻分析》一文,指出心理分析方法在于和病人的長期接觸,逐漸戰(zhàn)勝病人的阻抗,才能取得進展。不注意方法,直接向病人指出他所隱蔽的東西是錯誤的,是一種“野蠻”分析,反而對病人有害。即便是現(xiàn)實神經癥的焦慮狀態(tài),明顯的和性生活有關的病,也應首先考慮從生活和軀體方面加以改變。

        從廣義上來講,“野蠻分析”指的是,業(yè)余或缺乏經驗的“分析師”依賴經常被誤解的精神分析概念,來詮釋癥狀、夢、話語以及行為的治療措施。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野蠻分析”則是指,直接把來訪者被抑制到無意識中的內容直接透漏給來訪者,卻沒有考慮來訪者是否做好了接收這些分析的準備。

        沙盤游戲療法中也是這樣,咨詢師要防止自己成為野蠻分析者。咨詢師通過了解來訪者的背景信息,觀察來訪者沙盤游戲療法過程,最后從來訪者的沙盤作品中獲得一些來訪者無意識沖突的內容。如果咨詢師不考慮來訪者此時是否準備好面對自己的無意識沖突,不用啟發(fā)式的方式讓來訪者自己領悟到自己內心的沖突,那么咨詢師就可能成為“野蠻分析者”。

        野蠻分析的結果,要么是把來訪者嚇跑,他再也不來進行咨詢了,要么是使來訪者屈服于咨詢師的分析,從而減少了來訪者自我探索的動力。

        (二)如何對待沙盤游戲療法中的分析

        卡爾夫認為,理解沙盤作品中的象征和隱喻,會促進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而這種信任關系本身就具有相當?shù)闹委熥饔?。不過,卡爾夫也強調,咨詢師未一般不需要使用語言向來訪者傳達自己的洞見。只有在某些情況下,咨詢師才可以以來訪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告訴來訪者其作品的含義。

        卡爾夫第一本關于沙盤游戲療法的書《沙盤游戲療法——通往靈性的心理治療方式》1980出版后,關于沙盤游戲療法的書和出版物不斷涌現(xiàn)出來。在1983年至1992年間,出版了三本關于沙盤游戲療法的理論和實踐的書,是由國際沙盤游戲療法治療學會成員、榮格心理分析家創(chuàng)作的,它們分別是:埃斯特拉•溫瑞伯(EstelleWeinrib)撰寫的《自性的意象:沙盤游戲療法治療過程》(ImagesoftheSelf:TheSandplayTherapyProcess)、茹斯•安曼(RuthAmmann)撰寫的《沙盤游戲療法中的治愈和轉化》(HealingandTransformationInSandplay)和喬爾•賴斯-梅紐因(JoelRyce-Menuhin)撰寫的《榮格式的沙盤游戲療法:令人驚奇的心理治療》(JungianSandplay:TheWonderfulTherapy)。這三位作者都曾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與卡爾夫一起從事過研究,他們對于來訪者制作完成沙盤作品后的工作有著不同的見解。

        溫瑞伯強烈地堅持“不要在做沙盤游戲療法的過程中進行解釋,再重復一下‘不要’”(溫瑞伯,1992)。但是,在沙盤作品制作結束后,治療師可以讓來訪者講述有關沙盤情境的故事,或者可以問一些相關的問題,或者引出來訪者的解釋和對沙盤情境的聯(lián)想,或者談一些他們所暗示的問題。溫瑞伯認為,治療師不應強迫來訪者對沙盤作品進行聯(lián)想,或者以任何形式直接去面對病人,因為強迫聯(lián)想會激起理性的行為,除非是一種自發(fā)的行為,否則就是不合適的。

        安曼把沙盤游戲療法分成治療和轉化兩個階段。在治療階段,安曼主張不要在每次沙盤完成后就要對來訪者想和進行解釋。安曼(1991)發(fā)現(xiàn),通常在做完沙盤以后,來訪者會把沙盤圖像當作是他內在的世界,此時將會產生一種情感后效(anemotionalafter-effect),這種情感將會持續(xù)到下一次沙盤游戲療法。在沙盤做完后馬上就進行解釋,這種情感后效會受到影響,致使來訪者固著于理性的圖像的解釋上,打斷了情緒和感情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力的自然流露。然而,在沙盤游戲療法的轉化階段,咨詢師是可以與來訪者對沙盤的情境進行討論和解釋的,因為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個穩(wěn)定的自我。安曼(1991)還強調說,來訪者在轉化階段“將會盡力地去理解他所做的每一個沙盤圖像,盡量地從意識層面上去理解他們的意義。”

        賴斯-梅紐因(1992)認為,與來訪者談論并找出沙盤游戲療法中的象征意義對于他們來講是極為重要的。但他也認識到,沙盤游戲療法咨詢師無需知道其他的一些咨詢師要思考的象征意義。

        文章原創(chuàng):《沙盤游戲療法入門》,轉載請備注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
        標題:心理沙盤作品解讀注意事項
        本文地址:http://m.91zhxy.com/xlnews/219.html
        文章來源: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沙盤解讀相關產品推薦